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的发展重点转向什么业?

2024-05-19 05:46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的发展重点转向什么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的发展重点转向高新技术产业.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台湾经济的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的发展重点转向高新技术产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的发展重点转向什么业?

2. 台湾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经济以什么为主

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台湾,可以说是经济高度发展的典范,亚洲四小龙之一,1994年一个台湾岛的GDP,相当于整个中国大陆的一半,台湾的人均GDP更是惊人地名列世界第14名。

但如今台湾经济辉煌不再,年增长率只有3%,比亚洲的平均增长率还差一个多百分点,台湾经济为什么会掉入衰退陷阱难以自拔?台湾经济高速发展了30年,并有能够有力阻止贫富分化,社会基本上是均富的,让每一个台湾人都能看到希望,但现在随着台湾政治经济格局的剧烈变化,社会发展越来越封闭,上下层流动性越发变差,经济发展越来越慢。

台湾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始于1990年台湾政治放宽对经济的管制,使台湾经济迅速全球化,很多台商为了寻找更便宜的经济要素,迅速将企业转移到了中国大陆、东南亚等人力、税收、地价便宜的国家和地区。

该经济发展模式被形容为叶克膜经济,就像人体机能一旦丧失后,只能靠外来的输血输氧系统维持生命。这种模式下的台湾的经济动能不是来自于内部,而是依赖于外部供给,像现在台湾企业雇用的大陆员工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岛内员工数。

台湾企业发展成为跨国企业之后分散到了世界各地,导致台湾政府对这些企业的管控力越发下降。在1990年之前,国有企业对台湾GDP的贡献率达到了三成,有关机构还可以通过政策干预市场、介入企业管理,但1990年以后,随着以大家族企业为首的私营企业大规模扩张,严重削弱了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能力。

私人财阀对政府官员的笼络甚至控制也极大的影响了政府决策的制定和落实。台湾私营企业的大型化导致政府功能逐渐丧失,新自由主义泛滥,大企业或富人缴税骤减,压力全压到了中下层人民,导致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进入21世纪之后,台湾也深感经济问题的棘手,所以他们一直采用弗里德曼的新自由主义,不断减轻企业税负,以期望将已经在大陆和海外发展的台企资本回流到台湾岛内。但减税政策并没有起到很大的效果,反而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弊病,台湾的遗产税由原来的45%降到了10%,资本确实回流了,但都跑到台湾的股票和房地产行业了,没有真正用于科技研发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减税这种政策没有真正起到刺激台湾经济发展的作用。

1990年以后,台湾大企业大型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保守估算,名列台湾前十大企业的平均员工数为10万,而这之后的20多年中,这十大企业的总营收在全台湾总收入原占比由原来的25%上升到40%以上。

而这些大企业大都掌控制在私人财阀手中,他们仍然采用封建传统的家族经营模式,而不是健康的、专业化的、理性的资本主义管理模式。

这些大型化的台湾家族企业,最大的弊病在于其不是靠内部产业改造升级和产品创新来获得更大的生产推动力,而是不断追逐更便宜的劳动力和土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如富士康已经把厂子开到了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中国大陆。

这些家族企业看起来规模越来越大,但其产品毛利率却越来越低。台商的这种落后且普遍的经营管理模式是导致台湾企业难以长足发展的最大弊病,也是制约台湾经济产生新增长点的最大瓶颈。台湾经济放开全球化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大了自由化程度。获利的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少数大规模私人企业,下层民众和中小企业成为了给大型企业发展买单的受害者。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积极作用没有发挥多少,反而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如社会不安、政治冲突等。

台湾在新千年之前,党营国营的企业仍然可以占据到台湾所有企业的前10名,但某辉上台后,他不想与旧官僚旧体制为伍,所以拉拢了一帮信奉新自由主义的财经官僚,大力推动经济自由化、民营化,这样做的结果是,基本上把原先掌控台湾经济命脉的国营企业全部卖给了某辉要好的私人财阀。

1990年之前,台湾是不存在以银行家的说法的,但1990年以后出台了新银行法,允许台湾本土企业家开设银行,之后石化、电气、高铁、通信这些关系经济命脉的行业都卖给了私人财阀,大量的民营资本企业迅速建立。

3. 50、60年代亚洲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①外部世界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上世纪50~70年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为亚洲的出口导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科学技术革命使发达国家生产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工业,亚洲拥有质高价廉的劳动力资源,正好发展劳动密集工业。东亚地区的稳定也使它们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
②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台湾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放弃凯恩斯主义政策,采用货币贬值以利出口,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并刺激居民储蓄以增加投资来源等政策。韩国也仿效中国台湾货币贬值提高利率等方法。新加坡与中国香港则抓住有利时机,将消费城市转变为工业城市。
③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亚洲政府为经济发展创造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并积极参予投资,适当进行经济管理。
④优良的文化传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注意发扬了注重教育、甘于吃苦、勤俭节约等传统。
⑤西方价值观影响:香港地区与新加坡受到英国殖民统治,在法律、教育、经济各方面都深受影响;而台湾地区和韩国则是在1950年代以后深受美国影响,能够和西方价值体系及经济体系接轨。

50、60年代亚洲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4.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重点发展了_ _ _ ____工业。形成了“_________ &...

     出口加工、进口—加工—出口         试题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从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点评:台湾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即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有利因素:(1)优越条件,海岛多港口。(2)丰富廉价高素质劳动力。(3)政策支持,吸引外资。    

5. 下列关于台湾经济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工业为主B.从20世纪60年

20世纪60年代之前,台湾的出口贸易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台湾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工业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比重稳步上升.故选:B.

下列关于台湾经济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60年代以前,台湾经济以工业为主B.从20世纪60年

6. 台湾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得以飞速发展,一跃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四小龙”之一.关于台湾经济发展的有

台湾的工业以进口原料,在岛内加工制造业,大量的工业制成品需要出口,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工业.台湾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大量受过教育和培训的高素质劳工,劳动力资源丰富,海岛多优良海港,交通运输便利,扩大了开放力度,吸纳了大量外国资本,为经济腾飞提供了资金保障,台湾地肥水美,物产丰富.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7. 60年代以来,台湾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答案C
选C。首先要知道第一、二、三产业的大致划分情况,农业属于第一产业,制造业、采矿业属于第二产业,除第一、二产业外其他都属于第三产业;然后结合台湾三类产业的产值构成图,通过具体的数据来分析,不难发现,第一产业所占比例越来越小,第三产业增长最快,第二产业也呈上升趋势。

60年代以来,台湾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是

8. “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

     B         试题分析:题干中主要强调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台湾的市场是美国,而90年代以后,转向了大陆,主要反映的是两岸经济发展的日益密切,据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而ACD的表述均偏离题干中主题,故选B。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